|行业背景
在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事件中,灾区往往面临通信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的问题。以地震为例,地面基站倒塌、光缆断裂、电力中断等现象频发,导致常规有线及无线通信系统全面瘫痪,形成"断网、断电、线"的"三断"局面。灾害发生后,救援指挥系统因信息传递渠道中断,难以及时获取灾情全局信息,直接影响 72 小时黄金救援期的救灾效率。因此,快速恢复灾区通信能力,构建稳定可靠、覆盖广泛的应急通信网络,成为救灾工作的首要任务。
|需求分析
快速部署:通过多技术融合、分阶段部署实现灾后 1 小时内完成通信节点组网。
广域覆盖:突破复杂地形限制,覆盖地面盲区(如山区、隧道、坍塌建筑等)。
高可靠性:系统需在恶劣环境(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下稳定运行。
多业务支持:支持语音、数据、定位信息传输,兼容现有救援终端设备(对讲机)。
长续航能力:无人机中继节点需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空中悬停,保障通信连续性。
|系统架构
以无人机为载体,利用其大载重、长航时的能力特点,搭载窄带自组网设备与车载自组网基站及前突人员的背负式自组网基站实现组网。从而解决在严苛环境下快速搭建融合通讯作战系统的痛点问题,实现多方位、立体化、全天候组网,可实现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建立应急救援与救援现场临时中心、后方固定指挥中心及其它移动卫星站双向包括语音、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能与地面有线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相结合,互为补充、支持,实现天地一体化的通信网络。
|产品配置
1-背负式自组网
背负式自组网基站高度集成收发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功放模块、收发天线、电池、 4G 模块、 WIFI 模块、显示屏及控制按键等一体,采用独特的便携式结构设计,体积小,集成度高,携带方便,随带随用,采用全无线链路技术、基站之间全自动联网,满足背负式、手提式、拉箱式、墙挂式、机柜式等多种应用场合下的使用需求。
2-机载式窄带自组网
一体化窄带自组网机载基站采用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支持无人机部署方式,主要用于克服救援现场复杂的地理环境因素导致的专网通信距离不足等情况使用,作为高空组网节点可以突破地形限制,以**环境下形成通信补盲与通信距离延伸,构建抗扰性以及自愈能力强的通信组网体系,可满足应急救援场景下的快速响应和部署等需求,为现场提供安全、可靠的应急通信服务。可广泛应用于消防救援,重大灾害,森林消防等场景下的应急管理工作。
3-大载重(30千克)无人机
采用伞状折叠机身结构,便于快速运输与部署。机身集成模块化负载接口,支持 5 路设备同时挂载,可适配云台吊舱、应急抛投箱、热成像仪等救援载荷,实现多任务快速切换。结合系留供电系统,通过地面电源持续供能,可实现超长航时作业,满足灾区不间断通信中继、高空照明等需求。
4-无人机系留箱
YFK06 系留箱是一款专为应急通信与救援场景打造的高性能无人机供电装备,通过系留线缆实现地面持续电力供应,突破传统电池局限,支持无人机在 300 米高空 24 小时全天候滞空作业。采用拉杆滚轮式结构设计,可快速跨越复杂地形部署;系留状态下承载 20KG 通信设备(非系留模式**载重 30KG ),满足灾情 侦查、通信中继、夜间搜救等多元化任务需求,以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与灵活 适配能力,显著提升应急救援效率与作业时效。
|组网特性
1-无序自组网拓扑
设备采用先进的无线同频技术以及智能判选技术,设备无序编号即可实现免设置自适应动态组网,快速搭建链式、星状、网状、树状和混合型通讯网络。
2-无序自组网通讯方式
设备符合 PDT/DMR/模拟通讯标准,兼容标准常规对讲终端接入。
3-级跳能力
默认采用 4 跳 5 站的级跳级别,级联 4 跳之后延时≤ 0.5S ,适用于大多数应急救援场景,能够满足诸如丘陵、密集楼宇、地面及高空陆地等典型地形通讯覆盖要求。根据实战场景的实际覆盖需求,也可支持采用 2 跳、3 跳或 6 跳等其他级跳级别,跳数越少,单跳距离越远。
4-有/无线混合组网
设备支持有线、无线联网以及有、无线混合组网,可根据实战需求灵活搭建通讯网络,并快速实现应急救援现场与后方平台联网通讯。